过百名温哥华居民昨日举行集会,抗议温市桑拿斯区(Shaughnessy) 一间仅20年楼龄的豪宅即将被华裔新业主拆毁重建,批评是极浪费行为,又认为近年区内不少具特色的大宅都被拆毁,严重破坏传统面貌,要求市政府颁布禁制令,停止拆卸,直至市府就有关问题制定有效政策。另外,有华裔居民则担心华人会被主流社会标签为大温房屋问题的「罪魁祸首」。
参与集会的市民响应社交网站号召,昨日下午聚集在温西阿德拉街(Adera St.)6000号路段的豪宅外面,他们高举示威标语,又在围栏绑上字条,反对新业主拆毁该幢只有20年楼龄的大宅。该豪宅近日以高价600万元售出,目前最新估值已升至740万元,三年前旧业主花了35万元装修,铺上全新木地板,亦更换了食水过滤系统。但新业主买入大宅后,向温市政府提出申请拆毁重建。
发起抗议活动的温市居民Beverley Watt表示,去年温市政府已批出超过1,100个拆屋申请,是近十年内最多,她认为很多申请都与上址大宅的情况一样,结构外型完好,根本无拆毁的必要。她说,当中不少房屋重建成「怪兽屋」,严重损害该区的风貌和特色,同时浪费大量建筑材料和资源,与温市政府多年来提倡的绿色政策背道而驰。
她批评温市政府为了财政收入,随便批出拆屋准许证,她要求市政府立刻颁布禁制令,叫停所有拆屋申请,直至市府就如何保护市内传统房屋特色和环保问题制订有效的法例为止。
到现场声援集会人士的绿党市议员卡尔(Adriane Carr)表示,今次的事件再次反映出大温楼市过热的问题,指不少投资者重建房屋后空置,目的只为赚钱,导致楼价失常地飈升。
卡尔说温市政府不能再坐视不理,她建议透过修改土地用途附例,限制重建规模,保留该区的房屋特色。她又说目前桑拿斯区的情况与90年代的基斯兰奴区(Kitsilano)很相似,同样有大量有特色的房屋被新业主拆毁重建。
卡尔说,当年经过居民抗争后,市政府最后同意修改该区的土地用途附例,规定屋主重建房屋时,面积不可较原房屋大,若屋主愿意保留原来房屋,则容许进行有限度加建,例如将正门扩建等。
屋主指两位设计师同意重建
该屋华裔屋主指出,其实重建正是考虑到环保问题,因为现有的大型室内游泳池浪费水源,且维修费用高昂。此外,重建费用要低于装修费,这项计算已获得本地两位设计师认同。华裔屋主又强调,拆除申请完全按市府规定,质疑「有人利用此事博取个人利益」。
温市绿党市议员康艾琳(Adriane Carr)指出,该房屋看起来完好,在2013年出售时也曾耗资35万元装修,包括更换硬木地板和窗户。她呼吁市府应修改附例,制止这类拆卸行为。
屋主说,自己移民加拿大10多年,很赞同环保理念,之所以选择拆除重建该房屋,正是出于环保的考虑。他说:「该独立屋现有一个大型的室内游泳池,须要经常换水,不仅不环保,而且几天不维护就生异味,而新设计中不会有游泳池。」
他还表示,原本计划维修该房屋,但跟两位设计师讨论之后,才选择重建。屋主说:「(房屋)虽然外部看起来很好,但内部需要维修的地方太多,水电管线都老旧不堪,最后连设计师都认为,重建反而更为省事省钱。」他说,重修费用预计为200至300万元。
指反对者不了解内部结构
对于有人反对该房屋重建,据业主表示,理解这些人可能对房屋内部情况不太了解。但是,针对康艾琳多次提出批评及质疑,该屋主说:「不排除有人利用此事博取个人利益。而且她(康艾琳)为市府工作,如果对房屋有疑问,可以找专业人士先了解房屋情况。」
他还说,因为连日的媒体关注,该屋现有租客已经搬走。屋主还表示,一切拆屋申请都按照温市府规定进行,顺利的话,下周可获审批,重建工作则计划在3至4月间开始。
资料来源:明报、星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