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报报道,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电子器材抢窃案猖獗,今年已发生达700宗,单是温哥华便发生逾400宗,架空列车站周边更是热门抢劫地区,此类抢窃案大幅增加逾三成。不同警区警方代表,昨日特别举行会议,商讨对策。除了呼吁公众提防外,今年稍后推出的手机登记计划期望可以遏制这股罪案浪潮。
低陆平原各警队逾150名代表昨日齐集新西敏司法学院(Justice Institute),商讨对付这类罪案的方法。运输警察发言人德雷南(Ann Drennan)指出,被抢被盗的电子器材包括手机、手提电脑、iPod、iPad、耳筒等近年出现飙升趋势。今年以来,在架空列车内,车站范围,以及架空列车站的周边150公尺之内的所谓「缓冲区」,数字大幅飙升。
本年至今,共录得逾700宗盗抢电子器材事件,最令人担忧的是暴力抢劫电子器材案例也在飙升。运输警察的数字显示今年以来的升幅为31%。温哥华警队的数字显示升幅为20%。
其中以温哥华情况最严重,共录得458宗。素里有88宗,本那比有41宗、列治文有48宗、运警处理的有47宗。
德雷南解释,温哥华数字偏高,主要是因为温哥华人口密度较高。温哥华市内车站附近更是人流畅旺,让歹徒有更多机会下手。
歹徒的常见作案手法是趁列车到站期间突然发难,将电子器材抢走,然后在列车关门前下车或上车,逃离现场。歹徒也有联群结队,出示棍、刀、胡椒喷雾,甚至枪械威胁事主。有时也会袭击受害人。也有歹徒假称借用电话,然后逃之夭夭。
德雷南强调,公共运输系统依然安全。但数字上升惹起关注。希望警民合力加以对付。
皇家骑警督察希尔兹(Tim Shields)指出,所有财物罪案数字其实都在呈现下降趋势。只有电子器材抢盗案却逆流上升。
童党犯案赚快钱
希尔兹透露,一些手段高明的歹徒懂得破解密码。手机的防盗装置起不到拦阻作用。但同时有不少歹徒手段并不高明。比如是本地犯案者有一群少年童党,他们活跃在温哥华东、本那比以及素里,年龄最小只有10岁。他们目标是尽快出卖赃物,赚「快钱」。他们并没有掌握高科技。不懂得破解密码。故此装设密码,或启动手机定位系统,仍然有效。
希尔兹又呼吁对于在网上购买二手手机的公众,要小心提防买入赃物,最低限度应要求卖方显露身分,记下姓名车牌号码。假若对方隐瞒,则该手机有可能是赃物。
希尔兹指出,仅是分类广告网站每天都有数百台手机新增出售,部分价格只是新机的一半,十分诱人。
盼手机登记制度遏止罪案
除了提高公众警觉之外,警方也寄望本年稍后出台的手机登记制度,可以遏制这一罪案浪潮。
希尔兹说,澳洲推出手机登记机制后,2011年的手机被盗被抢数字较2004年下降25%。虽然在同一时间,共有1000万台新手机投入使用。该数字证明手机登记机制有效。在加拿大警察局长联合作出呼吁后,加拿大手机通讯公司已经作出反应,准备在今年9月推出相同机制。美国随后也会有类似行动。他对于遏制手机抢盗表示乐观。
另一方面,警方执法也追上时代。灭罪热线推出手机版,并附有专用扫描码(Scan Code),方便公众使用新方法举报罪案。
而运输警察的赫斯特(Martin Hurst)也指出,有些罪犯在社交网站上炫耀自己的犯罪「收获」及「成就」,他警告,执法人员可以按藤摸瓜,绳之于法。
明报原文:http://www.mingpaovan.com/htm/news/20130627/vaa1h.htm?m=0
Image Source:The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