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间列治文硬木建材公司在网上招聘驻中国代表,广告注明适合人选是在北美长大并接受教育的「白人」,必须中英文流利;人权组织表示,广告指定「白人」的做法已明显涉及种族歧视,并且违反卑诗《人权法》(BC Human Rights Code)第十一条招聘广告的歧视规定。
该建材公司主管下午主动告知本报,在得知招聘广告引起风波后,已经重新修改内容,将「白人」字眼删除,并以括弧说明对之前用「白人」的字眼致歉。
新修改的广告内容,虽然删除了「白人」的部分,但在最后一行仍然保留「你(被聘用者)将是工厂内唯一西人(You will be the only Western person in the factory)」。
该个在一个招聘网站刊登的建材公司驻中国代表广告,已经刊登一段时间,公司主管说,至今仍未找到合适人选。
该招聘广告最原始的版本开宗明义说:「寻找一个在北美长大及接受教育的人,最好是白人(probably Caucasian),能说流利英文及普通话,且乐意在中国的硬木地板制造工厂度过夏天」。广告说驻华代表的角色是在公司忙碌的春天/夏天旺季,负责与工厂沟通。该职位开始只是四个月的临时派任,但未来有可能成为永久职位。
广告强调,「你将是工厂内唯一西人,因此可以接受全面的中国经验,因此带有幽默感及冒险精神的个性,是胜任者所必须。」
此一指明「白人」的广告在网上引起激辩,有留言认为「请人公司的老板可能是华人」;也有人说「公司请有外国脸孔的人,让公司看起来较像是全球性公司,没什么大不了」;另有人说去年找工作时,很多列治文的招聘广告标明「只要普通话或广东话的人,当时也没有引起公愤」,质疑现在来骂要请白人的公司,是否双重标准。
一名自称为广告撰写者的人也留言表示歉意,还提供解释说,在写广告时,由于想起几个月前于Home Depot见到一名白人说一口流利普通话,而此次招聘即是为了找到类似的一个人,能够辨认「中式英文」(Chinglish)的错误以及了解当地的文化议题,所以才写了「最好是白人」的广告内容。
本报昨日上午去电该建材公司,公司人员一开始说负责招聘广告主管不在,无法评论此事。
等到下午记者再去电,该公司一名高层主管接受访问,并主动告知,在得知招聘广告引起批评后,已经重新修改内容,并对之前用「白人」的描述致歉。
他强调,该公司注重人选是「在北美长大并接受教育」,但皮肤颜色不重要。
针对该招聘广告涉及种族歧视的问题,本报曾去电卑诗省人权委员会,但尚未获答覆。
明报原文:http://www.mingpaovan.com/…
Image Source: Googl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