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多年华裔受到的屈辱,百多年华裔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卑诗省政府今天终于就过去的歧视政策,向华社正式道歉。在这个历史时刻,有人可能认为,卑诗省府过往歧视华人的法案及政策只是历史,是否道歉并不重要;但收藏着省府文献的不列颠哥伦比亚档案馆(BC Archives)档案研究员向《星岛日报》指出:「历史是重要;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在省府周四作出正式道歉前夕,《星岛日报》记者专访位于维市的皇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博物馆(Royal BC Museum)及不列颠哥伦比亚档案馆,翻查当年省府通过歧视华人法案的会议纪录及文献。
维市档案馆记载歧视文献
据档案馆档案研究员维斯普尔(Frederike Verspoor)表示,省府是于1871年,亦即卑诗加入加国联邦前,通过有关选民资格的法案,当中规定选民必须是年满21岁、懂英语及居住超过个6个月的男性,但对选民的族裔并无限制。
皇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博物馆历史典藏研究员钟自宜指出,卑诗正式加入联邦翌年,即1872年,省府已发现并无限制选民的族裔背景,是一个「漏洞」,于是推出修订,指选民规定不适用于华裔及印度裔,从而正式剥夺了这两个族裔的投票权。
禁卑诗华人死后运返中国安葬
除投票权外,省府其后陆续通过法案,剥夺华人其他权利,包括禁止华人参与矿务(1877)及省级工程(1878),禁止华裔拥有皇家土地(1884);甚至死人也不放过,禁止华人死后将骸骨迁葬,令不少华人无法完成「落叶归根」的愿望,运回中国安葬。
钟自宜表示,加国华裔的投票权要到75年后,即1947年才得到恢复,省府在1945年通过议案,指所有曾参与大战的人都可以有投票权;在这个基础上,华裔及印度裔都在1947年恢复投票权。
钟自宜还指出:「省府过往的歧视法案,确实影响了不少人的权利和生活,今次卑诗道歉,对这些人来说,有一定的意义。」
Image Source:Googl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