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是CPR月。对于许多人来说,CPR仍然是个「陌生」词,当提醒「就是电视里演的救人时双手按胸口」,许多人又恍然大悟,但也只是「见过」,什么情况下使用?到底怎么做?了解仍然有限。
CPR又称「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如果能立即给予CPR施救,救活率可达75%。然而加拿大心脏与中风基金会(Heart & Stroke Foundation)卑诗及育空区经理帕可(Shelley Parker)说:「真实情况是,有人当街晕倒,许多人只是惊慌围观,不知道要怎么做,或害怕自己做得不正确更加伤害病人,因此失去抢救的黄金时机。」
心脏与中风基金会将于11月1日在华埠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举办一场免费的CPR培训活动,将有许多会讲国语或粤语的员工到现场教授如何做CPR。还有免费量血压以及派发CPR知识及练习包。帕可希望本次活动能吸引至少200人参加,她表示,华人在大温地区人口比例高,希望有更多的华人能了解基本的CPR知识,「说不定有一天就能救人一命」 。
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不论年龄、性别。帕可更说,88%的心脏骤停情况发生在家中,他们可能是你的父母、夫妇甚至孩子。在温哥华,救护车到达的时间约八分钟。通常,当一个人倒下,心脏停止,脑部便会停止,如果超过四至六分钟,就可能出现脑死。因此这四至六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期,如果即时采用CPR,帮助身体供氧,生存机率可提高三至四倍,「抢救的时间愈晚,就愈丧失生存机会」。
还有一些事实让人怵目惊心:每年有4万加拿大人出现心脏骤停;许多人心脏病突发时没有任何前兆;仅有32%心脏骤停者获得路人施救;更令人扼腕的是,如果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以外,不足8%的人最后能存活。
现在大家知道什么是CPR了,可是还有一个重要物件是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卑诗省府和加拿大心脏及中风基金会去年再次拨款购买了450部AED放置图书馆、社区中心、游泳池、老人院等公共场所,温哥华市分得16部。该机器操作简单,十分方便公众协助救援心脏病突发病人。
大温有很多地方都开设CPR课程,包括心脏与中风基金会以及圣约翰救伤会等,欢迎有兴趣的民众报名参加。
帕可还说,有一些雇主会为员工开设急救课程,其中包括CPR,但不算多,这也是为什么基金会希望走进社区,让更多人了解CPR,掌握操作技巧,关键时刻救人一命。
遇人晕倒,切勿旁观,CPR或可救人一命。 (CPR宣传图片,记者刘焕宇╱翻拍)
大楼贴有此红心标签,意味该建筑内有AED设备。 (记者刘焕宇╱摄影)
AED设备包操作简单,有操作语音提示。 (记者刘焕宇╱摄影)
世界日报原文:http://www.worldjournal.com…
Image Source:Googl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