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卑诗疾病控制中心(BCCDC)公布,过去两个月最少有35人因进食未经煮熟的贝类海产而不适,「个案之多,前所未见」,大部分涉及在餐厅进食生蚝。疾控中心指原因可能是天气炎热令海水温度升高,从而令海产受到细菌感染,建议民众煮熟贝类海产才进食。
卑诗疾病控制中心昨日公布,今年6、7月期间,最少共有35人进食未经煮熟贝类后,感染肠炎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生蚝。因此向公众发出警告,注意食物安全,提防感染。
大部分在餐厅吃生蚝染菌
疾控中心表示,大部分受肠炎弧菌感染者,都曾在餐厅进食卑诗省所产的生蚝,也有人吃了买回来或自采的生蚝而不适。
疾控中心指出,肠炎弧菌在贝类生物中自然存在,但在夏季海水温度上升时,肠炎弧菌会较易生长。假若进食受到弧菌感染而未有煮熟的贝类,包括生蚝、青口、蚬及带子等,进食者或会感到不适,最常见征状为腹泻,部分人或会呕吐、发烧、头痛及血便等。征状一般持续三日至一星期,但多数不需治疗亦可痊愈。
卑诗疾控中心发言人泰勒(Marsha Taylor)提醒公众,进食生蚝或未完全熟透的蚝,都有机会受到感染。她说:「从我们所得的个案数字可知,今年夏季感染肠炎弧菌的机会将大为提高。」她建议民众不要进食未经煮熟的贝类海产。
民众若在进食贝类海产后感到不适,应立即向公共医疗部门联络,如不适的情况持续或加剧,需尽快求医。公众亦可致电24小时卫生热线8-1-1查询有关资讯。
肠炎弧菌又称为副溶血弧菌,属于弧菌属,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肠炎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的栖息在温暖的海水中,适合肠炎弧菌生长的温度约在20℃以上,温度在15℃以下,其生长会受到抑制。
煮熟海产即可杀灭弧菌
肠炎弧菌对热的耐受力相当低,使用一般的高温灭菌法即可杀菌。故此,因肠炎弧菌而造成食物中毒的病患者,通常皆肇因于进食未经煮熟的海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