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中国的双11,又有5万只龙虾要从加拿大东南部海域来到中国人的餐桌上。加拿大地区纬度高,寒冷的大西洋海水造就了龙虾外壳坚硬、肉质紧实的特点。全球有超过一半的生鲜和加工后的「大西洋硬壳龙虾」都是由加拿大提供的。
寒冷的海水塑造了当地渔民艰苦耐劳的性格。 Bernie Berry就是加拿大斯高沙省一名经验丰富的渔农。他从19岁开始下海捕虾,今年已经55岁。
每年的11月1日到次年5月31日是龙虾捕捞季,所以,Bernie Berry现在又要开始忙碌了。
Berry所在的是加拿大著名的LFA34(Lobster Fishing Area 34)区域,这是一片从Digby到Goose Point,环绕纽宾士域省西部的大片水域,也是世界上最驰名的出产龙虾的水域。
这一次出航,主要去的是第三十五龙虾产区,和去年10月14日开始的首捕相比,他们这次捕捞的时间略晚了一点。 「更晚的时间,才能捕到更为肥美的龙虾。」Berry笑着表示。
今年龙虾肉质胜以往
龙虾生长在寒冷海域,所以生长特别缓慢,七年只能成长一磅左右(约450g)。一艘船正常出海大概能够捕捞500磅到1000磅的龙虾。但Berry今年首航的战果就比这丰富得多。
「今年我们捕捞到的龙虾肉质丰厚,好过以往任何一季。」Bernie Berry的语气能让人感觉到他的好心情。加拿大龙虾个头大以及身体质量优异,特别适合长途运输。他知道,经他捕捞上来的这些张牙舞爪的家伙们很快就将被运往中国,「希望中国的朋友们会喜欢。」
从2008至2012年的一段时间,由于加拿大石油工业对人员需求增长以及龙虾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很多年轻的渔民都选择离开捕虾行业。不过Berry注意到,近几年人们又逐渐开始回归了,无论是过去的捕虾者还是新渔民。回归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功大洋另一头的中国食客。
加拿大的渔民们注意到了来自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这部分需求填补了传统美洲以及欧洲市场的衰弱。
因中国消费市场的快速崛起,加上美国以及欧洲经济回暖,这两年的龙虾价格正在上升。为了在定价权上有更多的话语权,去年,Bernie Berry联合Yarmouth区域的980名渔农成立了冷水龙虾协会(Cold Water Lobster Association)。他在报纸上看见,一磅5美元的码头卸货价能在中国市场的餐馆卖到每磅79美元,「如果市场营销策略是起作用的,渔民也应该获得更多的权益。」
去年,龙虾的码头卸货价为每磅4.25美元。考虑到加拿大货币贬值等原因,Berry希望今年的价格能达到每磅6美元。
Berry内心更希望加拿大龙虾能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而不是打着「波士顿龙虾」或者其他名头。实际上多数运往中国的「波士顿龙虾」以及美国龙虾都来自加拿大。
海鲜首都国际有限公司的质检员则在当地为每一批捕捞上来的龙虾卸货、分拣、暂养和打包。大约7个小时之后,就将龙虾用飞机运往中国。
海鲜首都国际有限公司是「獐子岛集团」的子公司。这家总部位于辽宁大连的公司主要经营着跟海洋水产业相关的各种业务,包括养殖、加工、贸易、冻鲜品冷藏物流、客运、休闲渔业等。早在2012年,獐子岛就想进入加拿大海鲜市场,却遭到了当地渔民的反对。对峙僵持的原因是双方的互不信任,加拿大人更深一层的担心则是怕当地的龙虾产业被抢走。
小龙虾开启商机
为双方的合作带来转机的,是小龙虾。这不是指中国平常街边吃的麻辣小龙虾,而是那些当地人瞧不上眼的个头偏小的龙虾。
加拿大人不爱1磅(约450克)以下的龙虾,无论是在宴席上、还是酒店里,500克以上的大龙虾显然更受欢迎。所以,加拿大人决定把这部分市场先开放给中国:「既然说要帮我们卖龙虾,就先卖卖小龙虾吧。」
2014年双11,天猫上的龙虾突然成为爆款,3天就卖出了6000只。去年整个双11期间,仅獐子岛一家的龙虾销量就为11万只。獐子岛副总经理宋小璐说,「去年我们只准备了600套包装材料,物流部的一个小姑娘哭着赶来问我该怎么办。」
资料来源: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