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公布的2016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温哥华普查都会区(Census Metropolitan Area,CMA)在2011至2016五年间人口增长达6.5%,较全国5.0%高,而卑诗的比率是5.6%。而加拿大再度成七大工业国中人口增长最快国家。
七大工业国在2011年至2016年间的人口增长比率,加拿大以每年达1.0%而居首,仅次加国是美国及英国,分别只有0.8%和0.7%,另外三国依次意大利(0.6%)、法国(0.4%)、德国(0.1),而日本录得负增长(-0.1%)。
加拿大统计局昨日公布2016年人口普查统计显示,大温地区总人口较5年前增加6.5%,人口总数达到246.34万人,温哥华市人口增加4.6%至63.14万人,温市更是全加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每平方公里有5,500人。
统计显示,全加过去5年人口增加率为5%,卑诗省全省人口增加5.6%,超过全加平均,人口总数达到464.8万人。大温人口增加率6.5%,亦高过全加平均增加率。
大温各个城市当中,以兰里在过去5年增加12.6%为最多,其次是素里的10.6%,以及高贵林的9.8%。
统计局于去年5月10日进行人口普查时,大温地区人口为246.34万人,2011年人口普查时为231.33万人。如果只看温哥华市的人口,2016年时为63.14万人,较2011年60.3万人约增加3万人,大温地区的人口在全加各都会区中占第3位。全加人口2016年达到35,151,728人。
在各省人口改变方面,阿省人口增加11.6%,是全加人口增加最快的城市,其次是沙省的6.3%,缅省的5.8%。至于纽宾士域省的人口则是「缩水」减少0.5%,这是从2006年以来第一次有加拿大的省份人口出现减少。
在各省的人口增加方面,卑诗省增加5.6%,安省增加4.6%,魁省增加3.3%,爱德华王子岛增加1.9%,纽芬兰省增加1%,斯高沙省增加0.2%。
在北方特区方面,西北特区人口增加12.7%,努拿乌特(Nunavut)增加5.8% ,育空增0.8%。
安省仍是全加人口最多的省份,人口数达到1344.8万人,魁省人口816.43万人,卑诗省464.8万人,阿省406.7万人,缅省127.83万人,沙省109.83万人,斯高沙省92.3万人,纽宾士域省74.71万人,纽芬兰省51.97万人,爱德华王子岛人口14.29万人,西北特区4.17万人,努拿乌特5.59万人,育空3.58万人。
专家指大温现都市扩张征兆
人口密度方面,加拿大每平方公里只住3.9人,而美国则是35.3人。主要大都会的人口密度远高过加拿大的平均数,每平方公里超过5000人的城市除了温市的5492人外,还包括满地可都会区的Westmount、Cote-Saint-Luc及满地可市。温市亦是全加拿大人口密度最高城市(见下表)。
最新公布数据显示,郊区与都市人口增长比率差距一度很大,但现正继续收窄,年轻专业人士和战后出生一代选择居住在市中心的柏文单位。
加拿大统计局人口统计学部间总监Laurent Martel表示,在温哥华普查都会区(Census Metropolitan Area,CMA)旁边的城市相比位于CMA中心点的城市,前者的增长速度更快。此外,在CMA范围以外但位近它的郊区,比更远离CMA的其他郊区,前者增长速度也是更快,「因此,这亦是都市扩张的征兆。」
西安大略大学(Western University)的社会系教授Michael Haan指,加拿大偏远地区人口老化的速度比都市的快很多,后者较吸引年轻家庭。
温哥华CMA内的人口达246万人,增长比率达6.5%,在这都会区内增长最快速的大郊区是兰里城镇(Township of Langley),5年增长12.6%,而素里的速度亦有10.6%,它在2011至2016年间吸引了最多居民新迁入,有4.9万多名。
统计局分析员Stacey Hallman指,加拿大的大城市逐渐变大,新居民在一些由都市核心向外扩张的区域落脚。
在温哥华都会区,人口扩展至郊区的情况亦可证明它具全国楼价最高的现实,西门菲沙大学(SFU)城市设计及规划课程总监Andy Yan说,向郊区走的现象将在下一次的人口普查中出现,人口将转移到有可负担房屋,本地收入可支撑房屋的地区。他们走到有工作及增长来自本土经济的地区,如素里和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