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的华人越来越多,我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随着华人一同传入了加拿大。
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普通话和粤语已经成为了加拿大最多人说的非官方语言。之前也有华人社区用普通话开会,被白人控告种族歧视的新闻。而在一些华人聚居区,因为汉语招牌太多,也饱受争议。
现在,除了语言以外,华人带来的美食似乎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满……
列治文的英文媒体Richmond News刊出了这样一封邮件,这封邮件是来自一名西人“吃货”的控诉:他抱怨在列治文的中国菜实在太多了,而完全吃不到自己想要吃的热狗,面包圈,拉面等等,他感到十分痛苦……
下面是这封信的原文:
翻译如下:
“亲爱的编辑,
我非常欣赏Steveston周边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但我不得不承认,在温哥华市中心生活35年之久的我,异常想念以往的饮食生活。
我想念温哥华艺术馆门前的热狗,我想念Kits海滩和English Bay周边多种多样的小吃摊位!我想念曾经最爱的犹太餐厅,我想念Siegal’s Bagel小店,我想念B.C. Royal Cafe咖啡厅,我想念Max’s Deli店内繁复多样的外带食物,我想念Choices杂货店。
最重要的是还有坐落在市中心的拉面小馆,那是我的最爱!
然而,如此可爱的美食在Steveston地区已经消失无踪,尤其是列治文(Richmond)地区,这可真的太不幸了。随着大量年轻人士、家庭涌入Steveston地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此运营来自不同文化的才听,比如一家提供超大腌黄瓜三明治的小店,和一家卖刚烤好的热烘烘bagel的面包店。以及我的榜单第一名——一家小小的拉面小馆!它的菜单只有简单的面条和高汤选择,味美香浓。
遗憾的是,目前我只能去大温市中心享受这些美食。
如果Steveston地区能覆盖这些美食就太好了!这会让更常呆在家附近,成为一名幸福的吃货。
简单地说:我们的多元化需求,需要更多元。”
以上就是这位追求口味多样的西人“吃货”发来的邮件,对于这样的一位“吃货”的急切需求,估计英文媒体也是爱莫能助。只能告诉他习惯了就好了……
毕竟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老外”深爱着中国美食,甚至创造出了完全西化的中国美食。这些菜中国人无论在哪里都万万不可能点,有的甚至可以说是难吃了。“老外”却爱的要命,比如:
1. 云吞汤、酸甜汤、蛋花汤
普通的中国餐厅当然不会为外国人准备老火靓汤,这三种简单的清汤就是他们的 ” 三板斧 ” 了。除了云吞汤还凑合能吃以外,其他的两种往往黏黏糊糊,想吃的话,要有被 ” 恶心 ” 到的准备。其中,酸甜汤不仅酸甜,还往往有点辣,似乎和泰国的冬阴功汤更像。
2. 小食:蟹角
这个餐前小食也有译作 ” 仰光蟹 ” 的,它只不过是模样有点象蟹罢了,其实就是炸云吞,内里包着奶酪(Cream Cheese),运气好的话还会有些人造蟹肉在里面。中国汉族的食品里是没有奶酪的,但西人喜欢,于是这只 ” 蟹 ” 就应运而生了。说实在的,这种小食并不难吃,就是和餐后的幸运谏饼(Fortune Cookie)一样,都是美国的中餐 ” 特产 “。
3. 小食:春卷
在北美,春卷可算是最受欢迎的餐前小食之一了,内陷以豆芽、白菜等为主,不过一般都炸得太过,硬邦邦的,且一嘴下去都是油。正宗的春卷应该皮薄、馅厚、油少,内馅也可以 ” 百变 “。
4. 捞面
捞面是广州传统美食,以蚝油捞面最为普遍,面条要弹牙才好吃。然而北美的捞面一般来说质量都不好,会瘩成一团,酱料也有些过甜。
5. 芙蓉蛋
芙蓉蛋就是裹着肉类和蔬菜的炸蛋,与西方早餐里的鸡蛋卷饼(omelet)有几分相似。不过,名字好听不等于好吃,这种炸蛋往往内馅无味,而外面裹了太多的番茄酱或糖醋。
6. 西兰花炒牛肉
西兰花是北美中餐中的一员大将,不仅炒牛肉,炒虾、炒鸡肉都能配西兰花。这是因为西兰花便宜又健康,如果不是蔬菜常被炒得太老、酱汁太咸太浓外,还是勉强可以吃的。
7. 左宗棠将军鸡
这款在中国长大的人多半没有听说过的菜,是台湾大厨彭长贵在上世纪 50 年代创造出来的,事实上和左宗棠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当彭长贵 70 年代把这个菜带到北美后,受到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喜爱,顿时声名大噪。中国餐厅纷纷效仿,又加以变化,从原来的咸辣味变成了西方人喜爱的甜味,酸甜炸鸡是也。
8. 木樨肉
木樨肉也叫木须肉,是典型的北方菜,原料一般是猪肉、黑木耳、鸡蛋、黄瓜、金针,清清爽爽很可口。但西方人是不吃黑木耳的,因此此地的木须肉和我们熟悉的完全不同,常加入豆芽和大量的甜汁,并且配薄饼卷着吃,搞得和春卷差不多了。
9. 甜酸肉
这款就是我们熟悉的咕噜肉,甜酸口味,西方人就好这口。
10. 腰果虾
腰果虾可以说是西式中餐里的 ” 贵族 ” 了,因为腰果、开心果这些中国很贵的坚果原来在北美本地也非常昂贵,只有夏威夷产,因此这道菜的价格也变得非常的昂贵。
11. “杂碎”(Chop Suey)
中国人说的杂碎,是动物内脏,但是美国人不吃,所以美国的中餐“杂碎”,指的就是将乱七八糟的、中国餐厅常用菜都炒在一起,大白菜丝、肉丝、豆芽菜、芹菜、青椒丝、洋葱丝等,统统“一锅端”。听说,这道菜是当年从广东台山到美国修铁路的移民们实在没吃的了而发明出来的,曾一度成为“中餐”的代名词。可想而知,这道菜没有定式,哪家餐厅都可以抓一把剩菜炒成一碟。1903年,梁启超赴美时品尝了此菜,且留下著名的评价:“然其所谓杂碎者,烹饪殊劣,中国人从无就食者。”
这些传说中的“正宗中国菜”,你们在出国之前真的见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