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温哥华国际电影节(VIFF)成功寻觅到新的放映场地,将在9月底开锣,放映340多部来自全球各地不同题材的电影,除如常推介加拿大及亚洲电影外,今年更增加新环节,聚焦卑诗制作。
杜琪峰《盲探》参演
第32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将于9月26日至10月11日举行,公映来自70个国家逾340部电影,其中有200出是长片,总计放映场次超过500。
一如既往,电影节侧重加拿大制作,今年放映逾100部加拿大作品,而且筛选严格,几乎是十中挑一。今年更专题推介卑诗制作,设立特别奖项,提升各界对本省电影的关注力度。
电影节放映的中港台新等国家地区的华语电影共有14部,来自中国大陆的包括杨丽钠执导的《春梦》、柴春芽的《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杨正帆的《远方》、文晏的《水印街》、王兵的《疯爱》、贾樟柯的《天注定》;还有史杰鹏、徐若涛、黄香的作品《玉门》。来自香港的有刘韵文执导的《过界》、麦婉欣的作品《大战》、杜琪峰的《盲探》。来自新加坡的作品是陈哲艺执导的《爸妈不在家》。来自台湾的有钟孟宏执导的《失魂》、张作骥的作品《暑假作业》、蔡明亮执导的《郊游》。
电影节总监弗雷尼(Alan Franey)透露今年电影节所克服的挑战。他指出,格兰护街(Granville St.)Cineplex电影院的关门不仅丧失放映场地,而且损失现代放映设备。
他指出, 传统的胶卷电影已急速变身,今年电影节只会放映4部,其余大都采用DCP(Digital Cinema Package)的数码储存放送模式,不少是数码带。但他说很幸运,电影节不仅找到替代的场地,而且张罗到新的放映器材,可以让电影节维持原来的规模。
最后敲定是7家戏院9个银幕,包括The Centre in Vancouv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作为放映场地, 可以容纳1800名观众。
弗雷尼认为,虽然电影业正面临急剧的转型及变身,但作为电影艺术观赏及交流的场合,电影节的地位仍然不可替代。温哥华国际电影节去年录得14万入场人次。
明报原文:http://www.mingpaovan.com/htm/News/20130905/vasa.htm?m=0
Image Source:Google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