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池没了,但需要手电筒怎么办?这个问题相信曾经困扰不少人,卑诗省维多利亚市一位15岁少女玛柯辛斯基(Ann Makosinski)为了解决这个恼人的窘境,决定自己动手,创造出以体温和冷空气为能源的手电筒,这个创意且实用的构思,也让她获得了谷歌科学博览会(Google Science Fair)中获奖。
http://youtu.be/tUKqRttb3Ag
玛柯辛斯基的空管体温手电筒以电制冷现象的帕尔贴热片(Peltier tiles)为基础,以手掌贴在帕尔贴片上产生热能,但手电筒采取不密封的管状构造方便冷空气通过,以温度差异发电,提供的能量约可让LED手电筒发光20分钟。
现一支手电筒成本约26元,且有必须在低温下使用较佳,以及光度不足的挑战需克服,但玛柯辛斯基相信,若量产可以降低成本,且技术成熟后,或有机会用在医疗等设备。
玛柯辛斯基年纪虽小,但很有想法。除了不想再遭遇没电池可用的处境,她在Youtube网站发表的解说视频中,说自己曾数度到访菲律宾,发现当地的很多学生因为晚上电力不足无法学习,通不过学期成绩,也让她萌生出不依靠电池发电的想法,终于诞生了「空管体温手电筒」。
而她的发明也获得谷歌科学博览会的青睐,在15岁至16岁组获奖,在数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除了获得2万5000元奖学金,也将有机会前往欧洲核能研究署、乐高或是谷歌等机构参访。
她对于自己得奖感到惊讶,但小女生也爱美,直说因为没预料得奖,结果衣服没换,头发没梳,觉得自己上台领奖时看起来糟糕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