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卑诗省议会即将就历史上对华人施行的不公义政策法规作出道歉。
《明报》与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合作,制作本地华人历史专题。文化中心学者深入探讨卑诗省近百年屡施行歧视华人政策的时代背景以及政策条文;配合本报发掘每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让读者能更全方位了解华裔加人的历史,更能明白华人事实上是加拿大立国的一分子,而非单单只是被人歧视的旁观者,从而反思现代加国华人的身分定位。
卑诗省在1871年7月20日加入加拿大联邦。当时联邦政府承诺在10年内,兴建铁路,通往卑诗省的太平洋海岸。但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 )的建造遇上不少困难,特别是穿越洛矶山脉一段。卑诗省一度威胁退出加拿大。承建商在1881至1884年不得不聘用1.7万名华工,参与最艰难段落的铁路工程。但1885年铁路完工后,对加拿大,对卑诗省都作出巨大贡献的华人不仅没有换来善意与宽容,反而招惹到更大程度的敌视与压制。
铁路一建成,联邦政府便引入「华人人头税」。卑诗省政府也步联邦政府的后尘,企图向华人征收人头税。但华人奋起维权,最后成功将省的人头税项推翻。
在联邦推出华人人头税之后,卑诗省民对华人的敌意有增无减。 1887年,温哥华便爆发了一场反华骚乱。
卑诗省在1866年正式成立,但其实在卑诗建省之前,温哥华岛的立法会便已经考虑向到来淘金的华人采取压制措施,更差点要向华人征收人头税。
而卑诗省北部的淘金热虽然带来很多财富,拉动经济发展,但也引起嫉妒与争端。
卑诗省第一宗针对华人的集体暴力事件便发生在1865年,白人淘金者向华人淘金者施袭,将他们驱赶,企图独霸所有淘金场。但华人靠自己勤劳与智慧,在卑诗内陆的各个淘金点内建立了连串立足点。
但华人在淘金上的成功,没有换来应有的尊重。卑诗省诞生之后的第6年,也就是1872年,省议会便立法,剥夺华人的投票权。将华人成为正式公民的道路完全堵死。丧失投票权之后,公然歧视华人的政策以及法例也可以肆无忌惮的推出。其实卑诗省议会所推出不少针对华人的法律,最后均被更高等级的法院裁定为「越权无效」,但为了应顺民间当时的反华及恐华情绪,省议会不断越权立法。
由于限制华人权益的法律漏洞百出。 1874年,卑诗省内陆城镇利卢域(Lillooet)一度容许部分华人投票。华人享受到短暂的公民权利。但这一制造奇迹的「漏洞」很快便被「堵塞」。
明报原文:http://www.mingpaovan.com
Image Source: Googl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