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肆意疯涨的大温房价,既不想痛下血本,又想住的宽敞,该怎么办呢?已经四十出头加拿大华人陈佩多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在父母家地下室里住了十来年,却还是买不起房子,面对日益高涨的房价,他毅然决然把原本打算买房子而不够的预算用来在父母家后院里造了个理想中的房子,一举解决多年老大难问题。
41岁的陈佩多在加拿大最大的手机公司担任分析师。一年多以来,陈佩多一直拒绝考虑太太想要在自家后院建一个可持续小屋的想法。这个后院属于陈佩多的大家庭,是他成长的地方,位于加拿大温哥华。他不支持的原因,主要是他无法忍受那几个整齐地排列在后院几米外的垃圾箱,旁边是一排停车位。一想到这些,他就觉得自己是在和垃圾箱里的老鼠做邻居。当他们发现温哥华的房地产过热以后,佩多与比莉在陈佩多从小长大的后院建造了一个可持续小豪宅。
这个1050平房英尺(约等于97.5平方米)的房子面朝大路和一个停车位。第二层的面积占第一层的百分之六十,严格按照温哥华的法律搭建。厨房和户外隔着一扇折叠门,两间房子之间的院子是陈佩多一家和父母的共享区域。在屋顶上,有一排太阳能发热管为这间房子供能。客厅里的沙发和咖啡桌来自BoConcept,地上的毛毯来自Hay。喜爱烘培的陈太太想要一个宽敞的高级厨房。烤箱来自Wolf,冰箱来自Sub-Zero,桌台来自Caesarstone。复古的吧台椅来自Restoration Hardware。陈先生的办公室就在麦迪房间的旁边。这种内部打通的设计来源于Lanefab的想法。上图中豆子形状的软垫来自Pottery Barn儿童趣。挂钩和门把手来自Anthropologie,他们没有专门用晚餐的地方,剩下的空间使得厨房大了不少。
他们的两居室,1050平房英尺(约等于97.5平方米)的“车道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且十分节约能源,完全符合他们的初衷。并且它比他们想像的更省钱。由于他们不需要购买土地,建造整个房子只花了50万美金,远低于他们的预算。在自己家的后院里造房子后,陈佩多开始逐渐感到这么做的许多好处,其中还不包括每天能吃到妈妈为全家人做的饭。
它的墙壁有13英寸厚,隔音、隔热效果都非常好,屋顶有一排太阳能发电装置,在一年中的某几个月,陈佩多一家的能源消耗可以达到0。消耗最多的冬天,付的能源费也只不过80美金。他们把多余的钱存起来给麦迪做大学基金,另一部分则拿来做额外的日常花销。
早些时候,陈佩多的父母对这个想法有些犹豫。“作为老一辈亚洲人。”陈佩多说,“他们对所有事的看法都很保守。”在设计麦迪的房间的时候,他们以舒适和有趣做标准。床边也有足够的空间,就在陈先生的办公室旁边。她的床具来自Pottery Barn儿童区, 但现在,他们不仅对这个屋子感到十分喜爱,甚至提出来想要与陈佩多一家换房。“我妈妈有一次说,‘我也想住在这儿。’”陈佩多说。
劷小编表示,大温地区房屋价格的波动已然接近这座城市下雨的频率,面对这种日益增长的生活成本,陈先生一家的做法真的给了广大温哥华居民一个新的思路,与其每天抱怨无法改变的现实,不如用一种更新颖以及更有创意的方式,解决我们面前的难题。所以,猴小编,把你们家后花园借我搭个棚呗!(猴小编:好啊,我们家住21楼……那个,没事了)
来源:艺の家